产品详情
1987年12月下旬,自治区错那县(今错那市)勒布沟麻玛乡突发特大森林大火。 这场山火来得突然而又凶猛,完全出乎人们之意料,它就如同从潘多拉魔盒里跑出的魔怪一样,张牙舞爪,张开血盆大口,疯狂挑衅我英勇无畏的戍边勇士!它所经之处,一片火海满眼焦土,一山绿树,无一幸免。大火越烧越旺,烈焰冲天,树炸石爆,势不可挡。很快,东山失陷,麻玛告急,勒布沟告急,娘姆江上下游数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告急!一场拯救麻玛这块世外桃源、江南、高原明珠的灭火肉搏攻坚战就此打响!
(忆及此处,请各位战友、读友们允许我按下相关灭火战斗过程的暂停键,简介一下勒布沟麻玛乡的前世今生。)
勒布沟麻玛乡(又称麻麻)是一处国内罕见的 世外桃源,人间秘境。它现在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门巴文化展示区,边境特色生态旅游点,也是目前正在加紧推进落实中的错那市核心中央区域。
勒布沟原始林区连接"麦克马洪线"南侧印占区与西侧中不边境数百平方公里原始森林,林中盛产珍禽异兽,仅国家重点保护一类、二类野山动物就有孟加拉虎,金钱豹,雪豹,小熊猫,藏野驴,野牦牛,棕熊,黑熊,猕猴,羚牛(四不象),岩羊,林麝,棕尾虹雉(九色鸟),雪鸡等,森林中有以喜玛拉雅红松、红豆杉为代表的数十种国家一二类优良保护树种。麻玛天然野生箭竹,成片成林,竹皮光滑柔韧,是门巴族能工巧匠编制精美竹器的优良竹种。森林中盛产灵芝,猴头菌,松茸,黑木耳,黄木耳等珍贵菌类。娘姆江两岸悬崖峭壁上蕴藏着储量丰富的野生岩蜂蜜,是有待开发的药食同材的珍贵养生保健资源。
(麻玛乡娘姆江畔流清水碧,两岸群山,壁立千仞,鬼斧神工,流泉飞瀑,吞珠吐玉,祥云缭绕,空寂幽深)
勒布沟又是一座盛产珍稀野生中(藏)药材的仙山灵地,虫草,天麻,贝母,黄连,黄芩,当归,党参,五味子,红景天,七叶一枝蒿……仿佛就是一座天然药库。娘姆江沿岸河谷及平地上野花椒,野葱,野蒜,野佛手瓜,甚至还有仅属热带带地域才常见的红草莓,在这里都每每可见,让远道而来的南国驴友有山河万里瞬间穿越之感,令人惊奇不已!
麻玛乡又是一个充滿红色基因特色和藏地悠久宗教历史文化遗存的门巴族村寨。这里是当年中印边境反击战时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指挥克节朗战役作战的前线指挥部所在地(见上图)。
"不打则已,打就要把它打痛",张国华将军指挥他的千军万马,摧枯拉朽,雷霆出击,俘、毙印军6960名,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踩在脚下,拔除克节朗河上印军的所有哨所、据点的号令就是在此发出的。
麻玛也是"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一一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六世仓央嘉措少年时期的居住地,这里至今还有他的修行禅房遗址。
麻玛还又是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在的五大修行圣地之一,其在野狼谷洞穴与张国华将军的作战指挥部相距不远,相映成趣,令人遐思。
巧得是,87.4演习的军区前指与这次救火前指也都是设在麻玛。而更令我倍感亲切和浮想连翩的是距本人参与和见证扑火37年,期间(2009年10月)重访麻玛仅过15年,麻玛发生历史巨变,张国华将军当年的作战指挥部所在处华丽嬗变,成为新规划中的错那市的心脏地域。不得不说,这是冥冥之中苍天的眷顾,历史的必然!是江山和人民同时给予将军的最高荣誉和褒奖!藏族人民把张国华称为佛光将军,把他所率18军勇士及其传人尊称为金珠玛米(菩萨兵),这也是对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最高的嘉奖。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年4月3日发布"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撤销错那县,设立县级错那市"的公告,标志着自治区同时也是中国最美最年轻的边境旅游县级市正式诞生。真是大快人心,大得民心,大得军心!自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以来,我英勇无畏的戍边勇士们代代接力,以收复和捍卫祖业故土为己任的艰辛付出和努力,终于结出硕果。英明党中央、习主席、顺应人愿、时代潮流,朝收复藏南故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我这段看似偏离灭火情节,插入介绍这块风水宝地的内容,披露当年我戍边勇士与当地人民团结奋战,反侵略,反蚕食,捍卫祖业固土,包括扑灭麻玛特大森林大火等一系列重实,希望能对各位读友,或准备踏上这块热土的驴友们了解和加深麻玛印象有所禆益。
上图照片中作者身后的天空呈现蒙蒙的灰蓝色,其实是当年东山过火地域升起的烟尘所致。照片拍摄者雷锦祥,时为山南军分区二团副团长兼参谋长,遵照军区、山南军分区二级的指示,当时他在麻玛既要全盘负责接手军区87.4演习胜利前线指挥部撤出的善后收尾工作,协调外区和本区支援分队的有序撤退,又要做好进点分队的思想教育,对敌军事斗争和后勤物资保障,以确保我军在进得去”后,"站得稳,守得住“。大火发生时,他临危受命又被任为军合救火指挥部的总指挥,山南地委也派出行署一位俞姓副专员率工作组进驻麻玛,协助灭火工作。
火警惊动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紧急开通与麻玛救火前指的热线,随时了解火情火势,给予科学指导和提供物资支持。灭火后期,北京还派出两架大型运输机空运灭火器材进藏,准备下发麻玛,但因此时胜局已定,这批器材被转运拉萨,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森林防火战略储备器材。
在灭火期间,自治区多吉才旦(藏族)与军区副司令员高长锦(山西籍)曾搭乘我空军黑鹰直升飞机直降麻玛,亲临一线检查,指导,督促灭火工作。雷锦祥同志当时正在调兵遣将,组织指挥边防2团官兵以及在勒站参加国防施工的52旅部分官兵和错那县机关干部,民兵,村民共计约2000多人奋力酣战。当他将连日来的扑救工作,在组织指挥、兵力部署、灭火态势、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存在问题等情况向二位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后,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许。针对汇报中反映灭火大军缺乏灭火器材及防护用具,几乎是赤手空拳,采用最原始的树枝扑打,手脚并用的情况,们返回拉萨后,第二天就迅速下发补充了一批常规灭火器材和防护服装下发灭火大军,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当年我区扑火军民在喜玛拉雅南坡高海拔植被茂密原始森林里科学灭火的做法和经验,已被当年及后来多个单位多次成功运用,并被奉为高原原始密林扑火工作的实用宝典。这就是:
隔离带的选择必须根据地形,风向,植被,火势,兵力配备等因素灵活选择,一般距火头100米至200米不等,遇到特大火头时则距离又可更远一些。隔离带宽度一般30米至50米不等。开通后必须派员轮流巡守,严防火苗越界。隔离带开通速度的快慢与成功与否,最能体现一支队伍的作风优劣,意志强弱,能力大小。没有顽强拼搏,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是无法赶在火头到来之前开通并让其发挥作用的。在这方面,雷锦祥同志非常重视充分发扬我军战场宣传鼓动工作的优势,并对所有带队干部进行言传身教,保证了全体灭火大军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念。上下一心,无坚不摧。就在本文即将完稿时,原参与灭火战斗的步兵营2连连长冯中升,发来他珍存的一张1988年1月13日日报第三版刋文:《在最后一道防火线上》,见下图:
这篇难得的战地纪实系当年亲身参与扑火战斗工作的原边2团战士"记者"周汉荣所作。 文章 详细记述了当年灭火官兵开辟并坚守防火隔离线的艰辛过。
球王会app下载
上一篇:被百花吻过的甜他们攀岩采来了!敢去的女人不多她支撑 下一篇:简讯 手机报20160908期